Sinead O’Connor: Case Study, China – 2016

I began receiving the John Speak travel grant in September 2016, when I began my third year abroad in China as part of my university degree. As there is very little in way of any other monetary help for students choosing to study abroad, especially in this part of the world, it was with great…

Read More

Beijing’s Hutongs: Sinead O’Connor, China – December 2016

北京的胡同 在一個自己沒有課並且天空沒有霧霾的某一個周五, 我決定抓住機會去多多探索一下北京著名的胡同. ‘胡同’ 這個詞指的以前結連四合院的巷子, 一想到這個詞, 大部分中國人都會想到他們首都的建築. 在歷史上,北京 的胡同到處可見, 從接近紫禁城的寬大弄堂到老百姓所住的窄狹, 縱橫交錯的形象. 到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時, 很多人選擇從他們破敗的舊居搬到新建的, 能提供現代便民設施的公寓. 隨著人民拋棄胡同的趨勢, 以及北京人口大幅的增長, 越來越多胡同被拆了, 讓路給新的建築. 北京政府意識到這些巷子所擁有的歷史上的意義和無法取代的價值, 他們開始實施保護這些古老街道的計畫, 因此來北京的遊客還能看到首都幾百年前的樣子. 據我所知, 本城市的胡同現在大概分三類 : 第一個是給遊客的, 第二個是擁有新青年風味的, 第三個是住宅區. 我那天我從永和宮走到後海, 路過的胡同大概符合了最後兩個類型的胡同. 在五道營胡同, 搖滾酒吧位於傳統門口的旁邊 – 帶著有點國際化的感覺. 走到鄰近胡同的時候, 氣氛突然變了 – 舊門口雙側的對聯上落一層灰塵, 路邊的電動車和自行車擁擠了, 這個地方沒有那附近的胡同那麼福有, 那麼乾淨, 但也許因此更擁有老北京的滋味. 對於胡同來說, 我最欣賞的一點, 是他們融入新與舊的能力. 由於這些巷子一直以來擁有的實際性, 現在 人民能稱呼他們為 ‘活著的歷史’, 不僅僅是一無用的古代文物而已. 雖然北京的人口不停地增長, 故而城市的面積越來越密集, 我卻希望北京市政府會繼續保護這些擁有國家文化以及古老風味的胡同, 讓更多的人看到以前傳統生活的樣子. ENGLISH: Hutongs…

Read More

Why travel? Visiting Zhejiang Province in November 2016: Sinead O’Connor

來中國之前, 我沒深刻地了解到旅行重要性. 跟父母去英國的不同地方, 還是學校帶我們到歐洲的一些國家時, 我總是有那種假期的感覺 – 看看不同的風景, 通過不再老家的機會透透氣等. 可是當一個中文系的學生來說, 通過普通話跟很對來自各種各樣背景的人交流才能夠真正地開闊我的視野, 讓我更全面地理解我所學習的語言, 國家. 這次旅行, 北大帶我們去中國浙江省的三個大城市; 寧波, 烏鎮以及杭州. 在寧波我們去參觀天一閣, 中國古代的一個儲藏書籍的地方, 圍著它的四方都是很安靜, 美麗的花園. 其候, 我參觀了我第一個汽車廣場, 位於城市的周邊, 我們學到了生產的過程是甚麼樣子的. 第三天我們度過一個早上在中國的 ‘水城市’ 烏鎮 – 大家都覺得好像義大利的威尼斯一樣 – 很多古老的建築坐落在河流上, 風景非常的好. 最後是去有名的杭州的. 那邊的西湖真的值得一看, 雖然我們看到的城市沒有那麼特別. 可是對我來說, 給我留最深刻的影響又不是平靜的花園還是偉大的建築, 而是我們在寧波大學認識的朋友. 為了加深我們兩方大學之間的關係, 寧大派了一群學生帶我們參觀他們的校園, 介紹一下他們的生活. 雖然我們的背景十分不同, 可是我們相處地很開心, 不只是語言交流而是文化, 想法的交流. 這件事情讓我發現旅行最珍貴的就是聽到世界上不同的聲音 – 希望以後我會有機會跟那些熱情的同學再一次見面. ENGLISH: Before coming to China, I didn’t…

Read More

Travelling for National Week: Sinead O’Connor, China – October 2016

每年十月從一號到七號, 為了紀念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建立, 全中國都連續放7天的假, 這叫做國慶節. 對大多數的上班族而言, 這是全年兩次回家的機會之一 (另外就是春節). 當作留學生, 我跟一些同學決定去中國的西南邊, 享受了不一樣的風景, 同時也學了些新詞… 重慶 重慶是中國四個中央直轄市之一, 也曾經當過國民黨的首都. 我們去重慶前,對它的理解只包括這兩個事實, 但是到那邊之後才發現這個城市很有趣!在兩天以內, 我們坐 (站)了索道, 爬了山, 逛了洪漄洞, 但是最重要是吃的! 重慶的小面, 燒烤還有當然它有名的火鍋給我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影響 – 以後一定要多多吃渝菜! 瓜子 我沒想到, 在我6天的旅程當中, 最少花了42個小時在路上. 我們在九寨溝度過一整天, 欣賞了它自然環境 (這是中國的一個非常漂亮的國家公園) .隔天, 我們 坐了14小時的大巴士到成都. 因為我以為它是乾的哈密瓜, 我買了一袋瓜子. 打開的一後才發現我買了中國人在路上最喜歡吃的零食! 人山人海 到了成都, 是我們第一次真正地理解 ‘人山人海’ 是甚麼意思. 為了看大熊貓, 我們很早起床了, 度過了一個美好的時間拍拍照, 慢慢探索動物園. 但到十點遊客團體突然來了, 我們能看的不再是熊貓而是人. 可是話說回來, 像我們老師跟我們所說的 – 如果住在中國, 因該體驗一下人多的感覺. 總的來說,…

Read More

I made it to Beijing! – Sinead O’Connor, September 2016

我早在六月飛到北京了, 已經呆在這個城市三個月了!雖然我快學了兩年的中文了, 這個夏天是我第一次來到中國大陸, 終於能親眼看到課本裡所描寫的文化, 食物, 歷史等等. 可是我很快就發現還有很多事情是課本裡沒有提到的 – – 下面寫的是其中的三件事. 1)      北京的公園太棒了 北京的人民可多, 他們大部分都住在大樓裡面的公寓, 不會有自己的花園. 可能由於這種原因, 加上空氣汙染的嚴重情況, 市政府給人民提供的公園, 都非常的美麗. 有山, 有水, 可以坐下, 可以跑步, 能在擁擠的城市裡面找到平靜的環境. 2)      在北京能吃到各各省分的食物 根據我去北京前吃的中國餐, 如果不是廣東菜, 就是包子餃子種類. 可是我到這裡以後吃的最多的原來是雲南和四川菜. 另外我也愛上了我們附近的新疆餐廳 – 我回國以後能在哪裡吃到這麼好吃的串兒? 3)      沒有人說 ‘標準’ 的普通話 我們在大學學的普通話是北方的 – 以後在台灣習慣了南方人說話的方式. 但是北京人來自大陸各地, 應該只是中央電視台的主持人會說人所崇拜的 ‘標準’ 普通話. 這麼說, 雖然我花了幾百個小時學好普通話, 現在我好像剛開始學習真實的 ‘中文’. ENGLISH: Having flown in to Beijing in…

Read More